Tag: 東網

中環出更:深圳創科勝香港?業界勉年輕人外闖

以下是我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邵志堯先生以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刊登於東網的報道。 成日都有人話香港搞創科好難,近日亦有意見指香港就嚟畀深圳爬過頭,第日喺創科上嘅發展更係遠勝香港、坐穩龍頭地位。卓妮日前去咗個講創科嘅論壇,仲見到啲中港兩地搞創科嘅業內人士,聽佢哋嘅經驗之談分享,睇嚟香港要喺全世界都搞創科嘅環境下突破重圍,都難免要跳出舒適圈,勇敢闖出去,唔好成日畀成熟嘅社會體系箍住呀! 究竟深圳係咪真係會超越香港?相信呢個問題都係大家近排茶餘飯後嘅話題,而博士智庫研究院主席及環球商業協會主席黃仲良(Sunny)就認為,香港始終喺同國際接軌嘅地位上佔優勢,覺得想做創科嘅年輕人要好好利用呢一點,再運用內地對於創科產業提供嘅啟動基金、租金補貼等優惠政策互補,咁就唔怕搵唔到人生第一桶金。 同場仲有博士智庫研究院榮譽主席、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佢就覺得香港要搞好創科,最重要都係互補。佢話港深兩地政府可以喺政策上增加多啲靈活性,而年輕人都要肯出去闖同擴闊思維、放下成見,否則世界喺度變緊,香港唔變就追唔上世界嘅步伐喇! 至於曾經做過投資人、依家喺一間科技公司做策略總監嘅柯晉譽就話,以佢經驗嚟睇,香港嘅創科產業搞咗咁多年都搞唔起,主要係成個香港社會都發展得太成熟,生意人見現有嘅模式都仲賺到錢,就唔想去博,亦唔願意投資一個高風險嘅產品,導致依家故步自封、落後於人嘅局面囉。 邵志堯倡改變固有思維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邵志堯都係咁講,香港喺創科產業上要尋求突破,首要就係改變固有思維,不停因應世界潮流靈活變通,唔好怕變化就拒絕接觸新事物咁話。而柯同邵都認為本港年輕人喺本地做研發冇問題,但講到將新科技變成賺錢嘅商品,就要勇敢闖出去,將產品推向內地同國際市場。 相關原文和出處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中環出更:會展餐廳只收現金 陳家豪斥港支付系統真落後

以下是本會會長陳家豪以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身份接受東網的報道。 香港雖號稱國際金融都會,但一講到日常消費交易,支付方式就有好大嘅進步空間。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Emil),就認為香港支付系統落後,幫唔到一眾公司突圍而出。Emil回想有一次去會議展覽中心參與金融科技周,但發現會展嘅餐廳竟然只收現金,形容咁大落差簡直係天大嘅笑話。 Emil話香港支付系統落後於內地,多年嚟一直沿用相同嘅經濟思維,以至阻礙電子支付發展,佢話依家的確有好多類型嘅電子支付方式,但種類再多都只係「換湯唔換藥」,唔同嘅支付方式都會收取手續費,一眾中小型商店冇可能採用所有系統。佢建議有關方面要秉持開放思維,面對新事物都要樂於嘗試。 經營零售業嘅優質旅遊服務協會副主席魏麗霞(Lisa),就覺得今次疫情加速咗港人對電子支付嘅接受程度。佢話過去兩、三年,使用電子支付嘅顧客雖有穩定增長,但疫情之下大家嘅衞生意識都強咗好多,依家約莫有一半嘅生意額係靠電子支付嚟完成交易。Lisa話站喺經營者嘅角度,現金交易需準備充足嘅輔幣同細額鈔票以應付找贖,一旦遇上爆竊就損失不菲,加上負責收銀嘅同事,每逢點數都面對好大嘅壓力,不過一旦改用電子支付,就省卻好多麻煩,所以就算要畀手續費,佢都樂於使用。 徐汶緯促平台減手續費。稻苗學會主席徐汶緯,就話今日大多數嘅飲食場所,使用電子支付已經相當普遍,不過廉價嘅食堂小店,還是以現金交易居多,原因係絕大多數嘅電子支付平台都要向商戶徵收手續費。對於小本經營嘅食肆而言,若每宗交易都要抽取百分之一點五嘅手續費的話,本來已屬非常微薄嘅利潤就會再削一筆。徐汶緯認為電子支付的確係有其優點,但要成為香港主流嘅交易媒介的話,各大電子支付平台宜應下調手續費。 相關原文及出處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陳家豪會長刊登於東網的報道:政Whats噏:政府抗疫措施錯晒 朝令夕改被批黃綠醫生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身份刊登於東網–新聞–港澳的報道。 疫情困擾香港己經有半年,由初期政府認為市民毋須戴口罩,以致近來漠視收緊豁免檢測人士入境嘅訴求,抗疫政策可謂備受質疑。有見確診人數連日來都達到三位數字,政府先至「識驚」,日前宣布食肆需全日禁止堂食,既為廣大嘅上班族帶來嚴重不便,飲食業嘅經營亦遇上莫大嘅困難。稻苗學會主席徐汶緯就批評政府制訂抗疫政策,猶如黃綠醫生,手術位錯晒咁話。 徐汶緯今日(30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並以做手術嚟形容政府抗疫,話呢度開一刀,哎呀唔啱;嗰度開一刀,哎呀又唔啱;最後插中心臟,死咗!佢猛轟今次措施為市民帶來極大不便,亦唔係斷絕病毒傳播良策。佢話喺炎熱氣下,見到基層市民要隨街就地進食,衞生狀況令人擔心。政府之後就開放各區社區會堂畀基層打工仔用膳,其實社區會堂進食唔會比喺食店內進食衞生環境好,話食店打從社交距離措施實施後,都遵從指引,例如規定進內顧客非進食期間必須戴口罩、進內時必須量體溫,用搓手液,枱人數及1.5米間距跟足指引,唔覺得食肆內衞生環境比其他場所差,認為不但未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更令抗疫工作進退失據。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就話,政府由始至終都做得差,全因少咗個總司令,參考其他地區好似澳洲及新加坡,都有區、市、省咁,逐層咁上,上面再有獨立部門做主導,指揮其他部門,所以民生訊息可以傳到上去,但香港最大問題就係體制問題,樣樣嘢都求助無門,搵區議員又話唔理,立法會就話休會,行政會議就更加唔使講,政府收唔到市民聲音,將醫生或專家看法當作民意,以為要禁堂食,點知唔係咁,搞到政策出爐後又改呢樣改嗰樣,完全係自打嘴巴。 其實一路以來,政府似乎無一個抗疫政策係做得啱,就算面對口罩短缺,反應又慢幾拍,去到派銅芯抗疫口罩又搞到一鑊粥,近日嘅堂食禁令政策更係一時一樣。雖然話政府今次跪低認衰,但其實對多個商界嘅創傷已經係不可挽救嘞。 相關原文和報道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專家點評】邵志堯:流動K歌平台體現Fintech商機

以下是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邵志堯博士以本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刊登於東網財經的報道。 筆者認為,有兩句諺語看似對立,但也可以共同存在。第一句是「好波不如好運」,即使你有絕世球技,運氣不在你那裏,就算你怎樣頭頂腳踢,也入不了球;反而行運的人,足球會隨便撞着他而入。第二句說話是「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即你沒有實力,你便沒有機會,筆者認為若果沒有準備,你連出場機會也沒有。 線上會議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筆者第一次接觸線上會議是1992年,要為一個甲級商務中心負責籌建一個視像會議系統,當年要弄好一套設備和燈光音響系統花上百萬元,專程由德國訂製最先進儀器,要花前後半年時間才能成事,和今天人人手中有電話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是不敢想像。去年Zoom無論花多少錢去推廣,生意都難寸進,但是一場疫情便造就它成為視像會議王者。 筆者最近嘗試玩內地的Apps「全民K歌」,是騰訊控股(00700)旗下的流動Karaoke平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唱了幾首竟然真的獲得鮮花和K幣,這些K幣便是使用了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而K歌平台則用了雲端技術(Cloud),推薦認為我喜歡的歌曲便用了人工智能(AI),背後是倚賴大數據(Big Data)。一個Apps已把Fintech ABCD發揮得淋漓盡致。 再者更會衍生如付費才享用的VIP功能,或有歌唱導師服務,帶貨銷售推廣服務,歌曲和歌詞提供服務,整條以Karaoke的生態鏈便自然生產出來,造就了三億用戶,只要用戶數量夠大,有腦之士便懂得創造商機。 幾年前一個95後小伙子化名「一修」,日間是個髮型師,晚間搖身一變便成歌手,不到一個月發現打賞比正職更多,適逢軟件加了直播功能,經過幾年努力,粉絲數量達468萬,每晚唱幾首歌曲可收打賞二至三萬,還未計線下和帶貨銷售收入。互聯網確實顛覆了所有,筆者舉這個例說明不管你喜歡,Fintech ABCD已影響了我們,我們再不能視而不見了。 相關原文及出處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專家點評】邵志堯:PropTech房地產科技進展

以下是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邵志堯博士以本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刊登於東網財經的報道。 香港的富豪榜依然集中在重資產–房地產,與世界的大趨勢在高新科技和互聯網接不上軌。香港仍未準備好未來的革新-PropTech房地產科技,而內地卻已熱哄哄的討論着怎樣搭上這輛高速快車,筆者嘗試簡單的回顧和前瞻PropTech三個世代。 ● PropTech 1.0 – 技術年代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前,所有建築圖紙全是手繪的,直至1982年Autodesk推出了第一代的繪圖軟件AutoCAD,把工作交給了個人電腦(PC),令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亦把圖則從容地由二維轉至三維,令很多沒有空間感的人士輕輕鬆鬆理解設計和完成品是甚麼樣子。 ● PropTech 2.0 – 資訊年代 隨着互聯網興起和搜尋器的流行,大量資訊和數據可以放在平台上共享,2000年科網年代內地的搜房網可以稱得上是先軀,成立於1999年,是家居網絡媒體和資訊服務企業,業務覆蓋全球104個城市,由從前的PC端移至手機端,並易名「房天下」,主打中介和研究。 近年則有新的行業顛覆者加入,Airbnb共享住宅民宿的概念,成立於2008年已在191個國家、65,000個城市中共有300萬個房源,它沒有持有一個房間,只是提供服務平台,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精粹-平台搭建,輕資產的收益遠較重資產為高。 在今天5G世界的來臨,AI人工智能和VR技術,將會有很多新的行業顛覆者會創造一些新概念,令人看得目瞪口呆。 ● PropTech 3.0 – Blockchain年代 建基於2.0的雲端平台,可以提供PaaS(平台即是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和SaaS(軟件即是服務

Read More »

政情:6·21料接受申請 懶設市民數據庫 政府派錢慢到暈

以下是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接受東網的報道。 令人引頸以待嘅全民派一萬元計劃,終於有消息話本月廿一日開始接受申請,估計市民最快都要七月中先至「有錢落袋」。雖然市民可以透過銀行網上電子登記,參與計劃嘅二十幾間銀行嘅部分分行同各區郵政局都會開放,畀市民領取同交回申請表格。有資訊科技界人士批評政府派錢慢,政府各部門就好似神經系統麻痹咁,處理市民資料數據混亂。議員柯創盛亦都建議政府要設立分享經濟成果嘅制度,無論派咩都好,都統一啲啦! 部門各有各做 未有吸取經驗。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今個月底會開始接受合資格市民登記申領政府派發嘅一萬港元,政府已經同超過二十間銀行簽約,透過銀行向市民發放款項,同時亦會透過香港郵政向市民派錢。陳續指,預計政府喺七月中正式發放款項,估計到八月底,大部分市民已經收到款項。市民除咗親身交表外,亦可以經電子方式向參與計劃嘅銀行登記,並以個人戶口收款,呢個渠道會比較快捷,預計七月中就可以「有錢落袋」。渣打銀行同中國銀行回覆查詢時都表示,派錢計劃詳情有待政府公布,但提醒市民可以預先登記數碼銀行戶口,以便更快收到款項。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Emil)表示,佢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覺得政府派錢好慢。Emil形容政府就好似一個神經系統麻痹嘅身體咁,大腦雖發出指令,啲手手腳腳卻唔配合。佢話政府之前其實都派過幾次錢,理應有部分市民銀行戶口嘅資料,點解今次又要市民嘥時間再填過表呢?Emil稱政府缺乏客戶關係管理,無好好統一處理市民嘅資料數據,搞到唔同部門各有各做。因此Emil強烈呼籲政府應該盡快進行數碼基礎建設,令各個政府部門都可以共享一個香港市民數據庫。 議員促設制度 統一處理資料 議員柯創盛(柯仔)就指,立法會喺五月中已經通過財政預算案派錢,但政府要到六月中先接受申請,時間上應該要捉緊啲。而筆錢要去到七、八月先至到手,點都講唔上係「及時雨」啦。柯仔關注一直以嚟拎緊政府津貼嘅市民,有無機會用更簡單嘅方法拎到一萬蚊,柯仔又話政府前年派四千蚊,處理手法之拙劣令佢皺眉,擔心今次又會好似上次咁拖成一年,浪費時間同納稅人嘅錢。柯仔提議政府不如設立一個分享經濟成果嘅制度,統一處理市民嘅資料數據,以後無論派錢定派口罩都好,市民撳個掣就搞掂晒喇! 相關原文和出處親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邵志堯博士刊登於東網財經的報道:善用大數據開拓新商機…

以下是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邵志堯博士以本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刊登於東網財經的報道。 《水滸傳》中號稱有80萬禁軍教頭之稱的林沖被後人查證,發覺80萬這數字被誇大了不知多少倍,真實數字可能不過5萬之數,糧餉上報朝廷便可以多收差異之數。由於數據的不準確性,這也是宋朝沒落的其中一個原因。 商業環境中我們不能作百分之百準確的判斷,從前是靠市場調查作為產品生產的依據,希望生產的產品能符合市場調查作出的預期,但市場調查有其缺陷,調查的數量太小則有可能有頗大誤差,調查數量太大則成本不太划算。若果能擁有龐大數據庫,便可有絕對優勢,大數據是幫助商家或政府作出較相對正確的決定。 較早前的文章說過AI人工智能中的Neural Network神經網絡,是要利用大量數據作深入學習Deep Learning。AI和Big Data是雙生兒,沒有 Big Data ,AI也是徒然。 從前在研發的年代,西方國家有絕對的優勢,但現在實操落地的年代,中國將西方比下去。中國充分發揮其靈活的思維,將已研發的AI技術發揮得出神入化,而西方世界沒有的是龐大而真實的數據庫,因為內地手機是實名制,每個人的詳細資料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收入、使費習慣和嗜好,手機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想深入點真教人害怕,但發展到了今天,害怕也沒有用,只能去適應,正如從前由馬車代步進化至汽車一樣,不能走回頭路了。 現在政客更利用AI和大數據去操控選舉或政治議題,刀是雙面的,有它好一面也有它壞的一面,看用刀人之道德,我們不能為此抹殺它的功效而因噎廢食。 文章出處請點擊此處。

Read More »

本會會長接受東方日報現場訪問後的報導 中環出更:旺區成本高競爭大 高偉國寧搵冷門地區開舖

香港表廠商會新一屆嘅會董會就職,高偉國成為歷來最年輕嘅會長。識飲識食嘅佢唔單止幫手打理家族生意,亦有經營餐廳食肆。講到做飲食業,好多人都想喺人流暢旺嘅地區搵個舖位,但係佢就寧願揀選比較冷門嘅地區如黃竹坑,到底係乜嘢原因呢?高偉國解釋,旺角或銅鑼灣等區域無疑係「旺丁」,但同時亦係食肆林立之地,加上旺區舖租高昂,成本開支係沉重負擔,所以佢寧願喺一啲無咁旺,但又有需求潛力嘅地方開餐廳。佢又話拜外婆高明嘅廚藝所賜,令佢自小練就靈敏嘅味蕾,就連唔同街市購買嘅五花腩都食得出有分別,因此經營餐廳,對食材嘅要求特別高,譬如越南牛河,佢試過巴西同澳洲牛肉之後,都係覺得美國牛肉最適合。陳龍盛大讚無揀錯卓妮喺場內遇到菁英會會員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陳龍盛,佢幫襯過高偉國經營嘅餐廳,亦覺得無揀錯地點。本身經營電競館嘅陳龍盛話地舖租金太高,令到唔少人選擇租金相對較廉嘅樓上舖,依家又發現部分銀行同飲食連鎖店亦有「上樓」,連帶樓上舖嘅租金亦都水漲船高。 陳龍盛話依家街頭抗爭持續不斷令遊客卻步,好多行業嘅生意一落千丈,而經營者同業主簽約前,都無法預計今日嘅香港會遭遇突如其來嘅政治大風暴,因此經營者都期望業主可以通融吓,否則經營者無法渡過難關,亦唔見得對業主有利。 轉頭又見到香港鐘表業總會主席李永安同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身為IT達人嘅陳家豪話儘管網購已成潮流,但由於品牌經營往往需要開設「體驗店」,畀消費者接觸過實物之後再通過網上渠道購買,所以就算進入新經濟時代,仍需要充足嘅舖位嚟滿足商業經營。 卓妮 相關原文及出處請點擊此處: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906/mobile/odn-20190906-0906_00176_074.html

Read More »

港推「數碼身份」滿載商機—— 陳家豪會長接受東網專訪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身份接受東網專訪。 數碼個人身份(eID)有望最快明年面世,首階段擬應用於政府服務及文件。有科技界人士建議,政府下一步應盡快將技術伸延至商業服務,包括銀行或證券開戶,並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成為亞洲或國際商業eID發行中心,促進跨境金融活動。 簡化審批 助吸引外資 eID有如一條「個人身份電子鎖匙」,整套技術由政府監管及運作,但當中不會記載任何個人資料。市民於首階段憑數碼身份,便可直接通行各類政府或金融服務,省卻所有繁複的填表程序,同時免卻大量核實資料的時間和成本。 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建議,政府應將eID用途伸延至商業服務,例如市民可用數碼身份到不同銀行開立戶口,申請貸款或進行證券交易。eID可證明身份及記錄申請人的信貸評級及活動,省去多重文件核實及審批流程,推動香港轉型至「數碼經濟」。 他解釋,香港作為連接海外及內地的國際金融中心,應善用本地大型銀行及內地支付商的營運經驗優勢,打造成國際eID發行區域中心,以便海外投資者利用eID在香港開設公司,或進行多元化投資活動,吸引更多外資流入本地市場,確立香港於亞太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政府轄下的應用科技研究院,其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坦言,香港金融地位深受國際信任,在政策及科技配合下,有潛力在港推行國際商業eID的發行及應用,但前提需確保技術保安系統足以防範黑客入侵。 利用區塊鏈加強保安 他解釋,eID的數據庫應利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保存eID數據,可理解為一個全民皆可參與的電子記帳系統,每一項數據均不能被任何人單方面修改,能保障市民或海外投資者利益,亦防範身份被盜用及詐騙個案出現。 事實上,金管局早前已經為此積極夥銀行界研推「認識你的客戶」平台(KYCU),即推動遙距開戶或申請銀行服務,取代直接到分行辦理手續程序,以配合政府在香港全面推行eID,促進香港的電子商務發展。 另一方面,市場憂慮香港推行數碼經濟遜於國際水平,不過楊美基認為,香港的科研技術絕對可媲美世界各國,整體進度看齊新加坡,強調即使有部分國家走得較前,但在相關範疇,「先做」並不代表較為「先進」。

Read More »

專家籲全天候「睇實」虛擬銀行 —— 陳家豪會長接受東網專訪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身份接受東網專訪。 市場預料香港金融管理局未來兩周內將公布首批虛擬銀行牌照花落誰家。對於虛擬銀行的監管,金管局指明其監管要求與傳統銀行無異。 有金融科技界人士建議,當局可利用雲端或區塊鏈技術,全天候監測所有虛擬銀行的交易數據及記錄,並應盡快推出金融數碼身份(eID),才能有效監管銀行活動合規。 虛擬銀行以「全無分行」為最大賣點,但必須在港設有實體總部,市民只可以經手機程式或網上平台,進行開戶、存款或貸款等銀行服務。 促盡快推「數碼身份」 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表示,傳統銀行大部分交易經分行處理,需要時間定期向金管局遞交報表;相反,虛擬銀行所有交易只限經電子渠道,金管局可要求它們實時上傳數據至指定雲端伺服器,一旦有任何可疑交易即可立即調查。 他又指,虛擬銀行需要利用「遙距認證」方式為客戶辦手續,惟銀行的認證技術各有不一,因此當局必須盡快推出官方認可的金融服務數碼身份,供虛擬及傳統銀行一同共享市民的「身份資料」,既可節省認證程序,同時亦可保障銀行的利益。 文章原文以及相關視頻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