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Pay開通,香港手機支付市場競爭進一步升級——陳家豪會長接受「東方日報」訪問

香港政府對於傳統城市基建如電視台、電台、交通運輸一向有既定政策以平衡各方利益及減少混亂。當大家都感受到過時及保守的交通及廣播政策已經對香港的競爭力一直有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有關互聯網應用範疇的新政策就更加混亂。當市場需要實時付款系統,政府卻推出繼續需要清算機制的eCheque。當市場需要一個覆蓋所有商戶及交通工具的現代化支付系統的時候它卻間接鼓勵不同企業推出多個只能獨立運作的移動支付錢包,製造惡性競爭。

以下是陳家豪會長接受東方日報訪問後的一些意見:

手機支付市場熱鬧,Android Pay開通香港區服務,六家銀行力推優惠撐場,香港市場的主流手機支付品牌增至七個,競爭進一步升級。專家認為海外手機支付品牌沒有必然優勢,最有機會跑出的反而是內地人最愛的WeChat Pay。

七個品牌分別為本地薑TNG、拍住賞及八達通旗下O! ePay,過江龍WeChat Pay及支付寶HK,以及國際品牌Android Pay及Apple Pay。Android Pay獲多家合作銀行推優惠力撐,滙豐銀行及恒生銀行(00011)等回贈優惠吸引,加上Android手機用戶已期待多時,Android Pay如同Apple Pay 7月登港時般,風頭一時無兩。

不過,Apple Pay及Android Pay始終對手機型號有要求,智慧城市聯盟FinTech委員會主席陳家豪指出,準確來說Apple Pay及Android Pay只算是「虛擬信用卡」,不含轉帳、匯款等功能,而且手機型號的限制最終會限制了用戶人數,故目前最有機會在香港跑出的是港版微信支付WeChat Pay。

img_0939

他解釋,微信支付在內地通行,功能齊全,而且大公司有品牌效應。對於微信似乎主要受香港中年人士歡迎,對年輕人來說沒有品牌效應,他指出:「不是年齡問題,是香港年輕人對中國內地有誤解,對內地錢包信心不足。」以香港區計,TNG功能最齊全,他認為TNG若與銀行等知名及資本實力強的機構合作,增加市場對TNG的信心,TNG的發展潛力將較WeChat Pay更大。

手機支付去年底才於香港引起討論,今年8月首批支付商獲發牌照,故暫時未有支付品牌於香港擁有絕對優勢。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出,大家現時傾向在手機安裝多個手機錢包,視乎優惠及特定用途而選用,「香港是開放自由市場,連TNG這類小公司亦拿到一定市佔,所以未必會發展成內地一、兩個品牌獨大的局面」。他稱,下個月將會有第二批公司取得香港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市場將會出現更多支付品牌。

文章原文請點擊此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