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接受「e-zone」訪問。詳細訪問內容請見下文:
若覺得 HKTVmall 港幣 400 萬元基金買樓太難中、太「不勞而獲」,其實可以考慮創業取 funding,外面的錢自己搵。現在參加創業比賽獎金高達港幣 1,000 萬元!不過,創業生涯從來不是夢,即使有絕世好蹺、執行力強,甚至有強大宣傳支援,初期係威係勢更有錢賺,最後仍達不到對岸,原來衰在一個錢字,正確點說是財政混亂,無法再進一步擴張甚至業務停滯。
畢馬威會計師務所中國稅務合夥人楊嘉燕表示,初創企業(startup)規模細 、人手不多,團隊多數由技術工程師及市務人才組成,產品研發和宣傳推廣當然得心應手,融資、報稅等安排在初期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隨著公司發展,財務及企業資料愈來愈多和複雜,他們一般難以應付,到要進軍香港以外地方,甚或向大型創業投資基金(Venture Capital)申請新資金時,便因公司財政文件錯漏百出而遇上困難,更遑論完善企業管治(Corporate Governance)制度。
財攻混亂影響融資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表示,眼見很多進入科學園公司時,業務前景其實不俗,但背後可以用「混帳(帳目混亂)」形容,有些甚至聘用審計公司處理「亦執唔返盤數」。他又認為,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等機構辦的培育或資助計劃,申請的確繁複,但要求文件格式較嚴謹,反而有助 startup 「執正」財務資料。
陳家豪認為,香港 startup 應效法外地同行的 peer group 文化,即初創公司之間多點交流,互相討論和提點財務安排,而且公司成立初期財務資料亦不是甚麼大商業機密。他建議,政府其實可拉攏會計審計專業服務機構跟 startup 合作,為他們提供財務審計服務,startup 則可以股份作為報酬。這可避免最初發展勢頭良好的初創企業「游到河中心」,因財務資料不全問題令融資困難,甚至業務停滯不前。
工總出招搞 Startup
說回那個總獎金高達 1,000 萬元的比賽。它其實是香港工業總會成立「香港初創企業協會」,宣布推出的初創企業指導計劃(STARS programme)的總獎金。計劃為期 6 至 9 個月,每期有不同主題,第一期主題則為物聯網(IoT)。STARS 會選出最多 20 家公司,經過營商、推廣技巧等培訓,在示範日(demo day)奪取已籌得港幣 1,000 萬元的「工業天使創投基金」。
工總主席鄭文聰表示,香港去年有超過1,500 家初創企業,比 2014 年增加 46%;僱員人數及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亦分別增長超過五成。至於香港初創企業協會主席為楊悰傑,副主席為趙子翹;顧問委員會主席為譚偉豪,副主席為查毅超及邱達根。
文章原文請點擊此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