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信貸評級體制失優勢——會長發佈于《信報》文章
本會主席陳家豪在信報專欄發表有關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評論文章 今年1月4日,中國央行人民銀行受理了俗稱「信聯」的百行徵信個人徵信業務申請,意味中國徵信(Credit Checking)生態揭開新的一頁,由過往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央主導步入市場主導的新年代。在計劃經濟政策下,徵信體系就只有「央行徵信」,先整合來自各銀行及金融機構的數據,再提供給各銀行及金融機構使用,主要功能是協助放款機構做好風險評估工作。 香港的企業徵信由銀行公會與存款公司公會設立的商業信貸資料庫處理,主要收集中小企業的一般賬戶資料,如商業登記證號碼、不同信貸類別的總授信額、抵押、欠款等紀錄。個人徵信方面,由目前唯一的香港環聯資訊有限公司提供服務,最初由商業銀行自發建立共享數據庫,之後由美國環聯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香港環聯掌握全港495萬消費者的信用訊息,例如個人一般資料和信貸申請資料。當中包括信用卡、無抵押貸款及按揭貸款的正面和負面訊息,由百多家包括銀行及小額貸款公司提供。 內地過去10年不斷通過法律和制度的改革去為金融市場增值,再加上本土消費市場日益成長,個人金融產品自然不斷有革新。阿里巴巴和騰訊(00700)等互聯網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產品,目前已經從傳統銀行手上取得了絕大部分的零售支付市場份額。據艾瑞的統計報告顯示,去年次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中,互聯網金融佔比達41%,個人業務只佔27%,線上消費佔比不到18%。由此可見,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經從一般小額消費,轉向更能變現的金融服務領域,更慢慢成為國民與金融系統互動的主流。 守株待兔也要聰明 上世紀一直以市場開放、靈活、勇於創新著名的香港金融市場,吸引了全球投資者前來「掘金」。由於交易成本低、開戶容易、沒有資金出入境限制,再加上法律健全、通訊發達、政治環境穩定,讓香港贏得亞太金融中心地位。當網絡年代來臨,大數據應用日趨成熟;當訊息革命達至頂峰,人工智能應用漸漸變成主流;當全球金融機構發現全面分析貸款人的行為數據及身份特徵,比起依賴一些過往還款紀錄及收入去評定信貸評級更為靠譜的時候,香港的相關法律、監管制度、人才培訓、市場定位及個人私隱條例,有過相應的調整和配合嗎?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香港就算要繼續守株待兔,也需要考慮在哪株樹下會有更多機會遇上兔子吧! 大家有意識到我們的優勢已經慢慢流失嗎?在沒有政府主導發展下,香港的信貸評級體制該何去何從? 2018年1月22日刊登於信報「科網人語」專欄的評論文章原文 文章鏈結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