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邵志堯博士以本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刊登於東網財經的報道。
互聯網的發展應該由上世紀說起。筆者還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理工學院讀書的時候才可以電腦聯網,用的是56k的電話線作連絡,而神劇「大時代」中飾演方展博的劉青雲和陳滔滔的林保怡便是用電腦溝通,用草船借箭破了陳萬賢(江毅)的鐵索連舟(股票互控)的股票集團。而2000年科網時代,很多「.com」公司湧現,只要吸引到眼球便有資金飛身撲上要入股,可到頭來南柯一夢,很多朋友打回原形。要經歷十多年苦苦的幹,今天才可以發揮概念性的「B2B」,「B2C」,「C2C」或「Online2offline」等,顯見要有實質的例子平反互聯網並不是泡沫,是需要時間去沉澱和發酵的。
傳統媒體以「內容為王,資源為後」的策略去經營,今天已被市場顛覆了。被新媒體以「渠道為王,傳播第一」的玩法打到落花流水,短短十幾年已發展了三代,新媒體1.0是門戶網站、BBS論壇和討論區;2.0則是微博、微信公眾號和Youtube。隨着智能手機普及和4G技術,3.0時代是Show場/電商直播和短視訊為主,抖音短短兩年間不但在內地火紅,更熱透整個地球,網絡上流傳「得9500得天下」,即得到「95後」和「千禧後」的垂青,便如同得到屠龍刀和倚天劍一樣,可以一統江湖。
2020年傳統企業新媒體3.0布局的玩法如下:
1.在抖音做品牌,去吸引眼球,要的是聲浪–Make noise
2.在快手做轉化,做網紅直銷,要的是銷量–Sales volume
3.在微信做服務,以維持關係,要的是閉環–Closed loop
4.在淘寶做沉澱,望養成習慣,要的是復購–Repurchase
上述是一套組合拳,需要一隊團隊去跟進才行,單打獨鬥的年代已過去。內地便出現了很多MCN (Multi Channel Network)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由選貨、市場和價格定位、KOL培訓、文案撰稿、拍攝和後期,物流報税清關售後服務等都要跟進。雖然我們看到成功的KOL在光棍節可以賣8億元的化妝品,又或在年三十可以每秒售出五百支茅台,而認定KOL是件簡單事,便漠視了整個新零售每個參與者的努力。在地球愈戰愈快的年代,連微信這巨企也要搞微信直銷,它也害怕給市場淘汰,筆者很詫異很多香港朋友可以容忍形勢落後於人。
原文及出處請點擊此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