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於 2015 年 4 月 9 日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盼望小城 茁壯發展”的文章。 文章中以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引出話題, 結合了一些香港的實際情況, 訴說了對香港的感情和希望香港能向更好的方向改革發展的祈望。 希望閱讀後的朋友們都能引起共鳴。 以下為該文章的正文。
盼望小城 茁壯發展
這是一個可能純粹虛構、 卻又似曾相識的小城故事: 春天到了, 荔景居民希望區內有多些花草樹木, 有人提出可以把花籃掛在電燈柱上點綴一下。 如果把花籃掛得太低怕有人偷, 掛得太高卻灑不到水。到最後關頭, 聰明的社區管理人想到一個不是平常人能想到的創新辦法。 「好!我們把塑膠花掛在電燈桿的高處不就可以嗎?」結果,今天茘景地鐵出口附近每根電燈桿上離地四米高都掛著象徵春回大地的塑膠花花籃了! 究竟用家當初的植物點綴原意是如何?
從今天起,這些代表著新香港精神的基建設施都和沒有一地兩檢的高鐵、嚴重超支和延期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匆匆上馬卻欠缺周邊配套又缺乏旅客的郵輪碼頭、稱為「門常開」但過了沒幾年已不能對外開放大門的政府總部、計劃能用作降落而未必能夠起飛的第三跑道,在這些熟悉的項目以外,還有一些大家未必太關心卻將會影響著香港金融貿易和經濟發展的項目,包括似乎不合事宜的電子帳單系統(eBill),未見保安解決方案的所謂世界首次使用的電子支票(eCheque),一切可能是被自以為是的官員、專家、立法人接上了不歸路。小城可以從用家的角度去想多一步、大家可以改寫這些不切實際的結果嗎? 我們很想小城政府好,也盼望小城茁壯發展。
這一刻,驛動的心想起了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作為背景的《雙城記》引言:「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 總之,那個時代和現在是如此的相似,以前和現在最權威的專家們無論說好还是說壞,皆一樣會用最高級的形容詞來描述它。」這個小城故事如何下去,就需要大家一同編寫創新的一頁。
陳家豪 –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主席/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