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主席的身份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中小企博客論壇的文章。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奈何香港的角色已由漁夫變做了魚餌。港元自離開銀本位制度後,掛扣疲弱的英鎊受到的外匯壓力變得愈來愈大。上世紀 80 年代「金融風暴」後變成掛扣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元至今,這個本來的權宜之策,當年有誰想到被當成今日的定律。在中美角力幅度愈來愈大的情況下,港幣無論選擇依附在哪個系統也難以取捨。然而,大家可否在營商層面愈來愈互聯網化的前提下,研究一下港幣正面對的另一種新挑戰?
香港一直是個崇尚自由的商業城市。在沒有外匯管制的前提下,交易方式甚至使用的貨幣最終應該由市場決定。你可知道幾十年前香港的主要大額交易所以美元為本?自從香港成為全球最活躍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後,人民幣慢慢取代美元成為資本市場大額交易的新寵。仍然用港幣的大額交易可能是港股、地產及博彩吧。
按目前貨幣數碼化的發展步伐,筆者估計 10 年後香港的零售市場用的貨幣將百花齊放。有了現代的電子支付,一系列的支付新玩法將會湧現。目前各國也致力發展央行數碼貨幣以簡化支付流程、減低交易風險并打擊非法交易。
如果你是每日為口奔馳的中小企老闆,要成功做更多網上生意,你會選擇交易成本更低、帶來的客源更廣及更安全快捷的數碼貨幣如新加坡淡馬石支持的Libra、央行發行與人民幣等值的 DC/EP、美國投行、歐盟國家銀行、日本央行甚至台灣及澳門主導的央行貨幣等,還是繼續期望在寡頭壟斷情況下由銀行直接或間接提供,費用及風險同樣高的信用卡港元收單服務?
筆者估計,港幣的體制及基礎建設甚至定位如果不革新,人民幣並不是唯一能替代港幣的劊子手。發生在柯達(Kodak)、施樂(Xerox)、諾基亞(Nokia)的終極故事一樣可以發生在這個身份特殊的小城市。它日成功顛覆香港的並不是別人,而是自命不凡並只會眷戀昔日光彩的自己!
相關原文和出處請點擊此處查看。